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先进事迹】精耕细作育工匠 守正创新谱新篇

张莉 刘凤桐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近年来,技工教育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安全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起多元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学生管理体系,在安全防控、学子培育、素质提升等领域亮点纷呈,为技能人才培养筑牢根基,书写了技工教育学生管理的生动答卷。

家校联防筑防线 隐患清零保平安

安全是学生管理的生命线。技工教育部构建 “家校联防” 立体管控机制,通过班级微信群、安全告知书等载体,每周一、周五定向推送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警示内容,累计发送30余条提醒信息,学生及家长知悉回复率达100%,实现安全预警全覆盖。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一对一”家访,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与企业联动帮扶,确保重点群体关怀无死角。高效推进学生服务保障,今年顺利完成473份毕业证发放、60余份参军学籍证明及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办理,实现安全防控与服务保障双提升。

在校园场所安全治理上,建立“每日排查+即时整改”机制,对教学楼、实训车间、宿舍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检查,聚焦水电、消防、设备安全等关键环节,累计排查隐患79条,整改完成率接近100%。完成4号宿舍楼门前梧桐树修剪、宿舍纱窗安装等专项工程,全域巡检监控系统确保安防体系24小时有效运转,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安全风险。同时明确教师安全责任,重申暑期防中暑、防溺水等安全要求及师德师风规范,将安全意识融入教职工管理全过程,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

毕业服务提质效 新生培育稳落地

围绕学生成长全周期,技工教育部精准发力提升管理质效。在毕业生服务方面,制定委培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与满意度问卷,实时掌握毕业生发展动态,成功争取高技能人才济宁市内就业奖励资金1.15万元,为学生就业赋能增效。高效办结参军学生学籍证明与职业能力等级认定证书,全方位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新生培育工作稳步推进,顺利完成409名技工新生招生综合测试,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制定详细开学实施方案,明确新生物资月底前全部到位,并提前与邹城市武装部对接军训事宜,为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铺路搭桥。开学教育环节亮点纷呈,圆满完成新生入学报到、军训及入学教育等系列工作,邀请济东分局警官开展防诈骗、防欺凌、禁毒法治报告,启动“校园文明月”活动推进“九项规定”教育,组织多元文体活动强化学生纪律意识与集体观念。同时完成王瀛大师工作室现场评估,有序推进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实现新生培育全方位覆盖。

五育并举强素质 社团心理双赋能

秉持全面发展理念,技工教育部构建多元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成立“学致・青春”学生志愿者协会与“学致・飞扬”田径运动协会,开展学雷锋、义务植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通过班主任工作例会与“问题--整改--评估”闭环机制,持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特殊学生排查,落实精准关怀。创新开展“1+N”携手共进活动,以优秀学生带动全体学生全方位成长。严格排查“三无”未成年人,建立“不放心人员”动态排查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家校沟通精准识别风险对象,落实“一人一策”包保责任,实现校园安全风险预警前置化。此外,严格执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与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常态化开展多样化安全教育活动,全方位守护学生成长。

制度护航强管理 文明养成树新风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学生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学生管理规定》,确保学生管理有规可依。拓展安全警示教育范围,加大校园禁烟活动力度,常态化开展消防隐患排查,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紧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课堂氛围管理,培育端庄勤奋的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品德与技能两翼齐飞。做优委培学生管理,创新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文明养成教育,着力建设和谐文明美丽校园。将新生整体素质从最低等级向中等级别转换作为核心目标,通过精细化培养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大步提升。同时有序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技能人才成长夯实基础。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管理举措,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未来,该部门将继续守正创新,持续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特色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