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两珍惜 两保持”形势任务教育

【“家庭、家教、家风”征文】 父亲的收藏

作者: 王玫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3日   来源: 兖矿能源教培中心

我的父亲,生于1960年,年满18周岁时便进入兖州矿务局工作,最初是一名普通的井下工人,再后来进入电厂工作。父亲是家中长子,理所应当要帮父母养家,于是刚成年便扛起镐,头顶矿灯,起早贪黑,过起了同一众老矿工下井挖煤三班倒的日子。

从我刚懂事起,印象中父亲就是一个勤俭的人、能干的十项全能。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在老房子里到处缝缝补补,家里什么木匠、瓦匠、水电暖这些活儿,父亲都会干。他也爱收藏,蝴蝶牌缝纫机,第一代海尔洗衣机,二八自行车,老式唱片机等等,这些东西依旧保存在老房子里。我总调侃父亲,“再多放置二三十年,我们的下一代人可以拿出来炫耀了,这些老古董很值钱呢!”感慨自己的父亲真是念旧的人儿。

即便父亲不善言辞,但是他永远将家庭的爱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他崇尚节俭,喜欢保留岁月的痕迹,看似随性,实则有其意图。在老房子里,有一套手工打造的衣橱,中间有层小小的抽屉,里面收藏了很多父母年轻时的物件,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本购物卡片。

 图片1

 图片2

这是一本40多年前的购物卡片,上面依旧能清晰地看到1978年的购买记录,一包洗衣粉,一块肥皂,这是用洗衣粉票和肥皂票购买的。或许现在的我们没法理解一块肥皂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但是从购买记录的时间来看,那是一个家庭一个季度的损耗。记得小时候,父亲将很多肥皂边角料攒在一起,等到数量足够多时,他会集中放在盆中,倒入热水化开,这样还能再多洗几件衣服。现在想来,我很佩服自己的父亲,从不惧别人眼光,敢于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他记得这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说,周恩来就是一位非常节俭的人,他的一套睡衣睡裤,颜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补,再破再补,一直穿到他逝世。爱默生也曾说:“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一个能挣钱的人最终不一定富,但一个节约的人最终多不会穷。所以,父亲的行为是节俭,传承给我们的却是美德,是家风,是家教,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人惜物惜福的态度,这是处在物资丰富年代的我们应当学会珍惜的福分。

卡片的封皮上印有毛主席语录,摘自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原文是“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段话对于拥有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来说,毛主席语录就是家风家教的体现,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

父亲于我的亲切感,于我成长的意义,在我的回忆里,在我的自我觉醒里,在我对生活、对未来的期待里。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愿我们都能承接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美德,勤劳节俭,自立自强,将良好的家风家教继续发扬,传承给下一代,再下一代,代代流传。(王玫 兖矿能源教培中心党校工作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