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家训之祖颜之推的家训中曰“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息”,《朱子家训》记载“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温公家范》道出了“家和万事兴”的经世名言。我们普通家庭的家风不像他们的家风闪耀着钻石般璀璨的智慧,但也是每个家庭几代人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是一种淳朴的家风。
以德为先,谦逊有礼。
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我的小时候家里四世同堂,我是第四代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老奶奶已经70多岁了,负责在家看我。每天早晨在老院子里,我坐在老奶奶椅子前面的小矮板凳上,半靠在她温暖的怀里,任由她温柔地给我梳理头发,眼睛却追踪着手中的圆镜反射到前面屋墙上的光点。老奶奶絮絮叨叨给我说:“什么事让着点,别和别人争抢,就像走路,人家走垄上,你就走下面。听见了吗?”“听见了”我转过头回答。“嘿!别动。看咱这几根黄毛毛,只能扎个‘干么鱼’喽!呸……”随着几声啐唾沫声,我的“朝天辫”完成了。老奶奶领着我在街上玩,告诫我“见人别忘了喊人”,我在街上“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地叫着,她老人家骄傲地说“我重孙女,就是嘴甜”。我的老奶奶虽然不识字,但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子孙谦逊有礼。
百善孝为先,言传身教。
古语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是说老人年事高时,即使活在世上也会疾病缠身。老奶奶刚过八十四身体就变得一天比一天差,经常躺在床上。天好的日子妈妈都会把老奶奶背到院子里晒太阳,边晒太阳边给她梳头,把头上不多的头发盘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发髻,然后把每天梳头积攒的掉发塞到里面,用黑色的发网网成一个鸡蛋大小的发髻。老奶奶用她布满老褶的手边抚摸边说:“还是你想得到,这样好。”妈妈知道老奶奶夜里咳嗽,就在集市上买来柿饼、橘饼和冰糖,用布包好,压在老奶奶的枕头下,并嘱咐我和弟弟“不要吃”。直到老奶奶八十九岁去世,每当老奶奶在我们家住时,妈妈都会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身体力行,她的言传身教成了我们子女学习孝的“活教材”,让我在婚姻后与公婆相处融洽。
家庭和睦,夫妻和谐
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出生在70年代的我,幼年的生活环境中女性基本冠以家庭主妇的“头衔”,我的妈妈和中国绝大多数传统的家庭主妇一样,没有多大的文化,生活的中心是丈夫和儿女,忙碌的重点是自己的一家人,每天被柴米油盐酱醋茶包围,每日为全家人的吃喝拉撒操持。可是,她又明显地不同于其他家庭主妇,我们的家里总是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我们姐弟的衣服无论新旧都是干净整洁的。我们的餐桌上总是色香味俱全,即使自家菜园里产的普通的炒土豆丝,妈妈会用心来做:切成一样粗细,提前用清水浸泡,洗掉淀粉,炒时配上和土豆丝切得一样细的绿色葱丝和青椒丝,最后撒入蒜末,我们姐弟两人总会抢着吃完。母亲的付出为全家提供了温暖和关爱,没了后顾之忧的父亲也更能把精力投入工作上,父亲的这种分工明确的和谐婚姻,也为我们姐弟的婚姻相处之道做了好的榜样。有一位温柔包容的母亲是我们的幸运,她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有一位无私奉献的妻子是家庭和睦的基石,她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家庭和睦,夫妻和谐更是一个家庭好家风的源泉。
勤劳能干,知足常乐
“择一事,终一生”。父亲是一名从事煤炭一线工作的老矿工,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按时上下班,从来不抱怨,保持着劳动者勤劳能干的作风。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庭有许多爸爸的荣誉奖章,墙上填满了爸爸的奖状——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称号,爸爸还被评为“省级劳模”。有一年冬天妈妈意外受伤,爸爸下了中班连夜赶回家。在那呼气吐雾的大寒天里,凌晨爸爸哈着气进了屋门,妈妈见了却哭了,半夜的寒霜挂在爸爸几天没刮的胡须上,眉毛上,帽檐上,就像一位圣诞老人。一早爸爸就把妈妈送进了医院,交代小姑陪护,安顿好一切,说:“班上离不开,正在赶生产进度,我是党员要带头。”就又匆匆回了矿。现在不到七十岁的他,经常阴雨天腰疼,这是年轻时工伤留下的后遗症;耳朵听力也不太好,这是当年井下挖煤放炮的“馈赠”;还伴有职业病——矽肺病。自足者常乐,看开者无忧。他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井下干了三十年,这不是好的嘛”“国家政策好,咱们能从农村出来”“我的退休够花”“咱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做事要换位思考”.......父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子女,教会我们要扎实工作,踏实做人,凡事尽心尽力做好,知足会让我们更接近幸福。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做人做事的风格,经过时间的沉淀而升华为家族的价值追求与信仰。以德为先,谦逊做人,重视好家教;尽孝道,为大善,注重优良家风;以和为贵,家庭和谐,建设好家庭;勤劳能干,知足常乐,传承好家风。普通人家的家风不用张贴上墙,也不会记录在案,它世代相传,像一座灯塔,让我们在人生的汪洋中不再迷失。(彭相文 兖矿能源教培中心安全调度中心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