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梯队建设是保障事业长效发展的核心支撑。今年以来,教培中心聚焦人才培育痛点与长远发展需求,创新推出基层实战、课堂赋能、讲堂引领、例会旁听、挂职锻炼、专项培育六大特色举措,构建起覆盖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立体化人才培育体系,为教培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层骨干“实战练”,以赛促学育名师
“赛场是最好的练兵场,实战是最优的成长课。”教培中心坚持以“教学比武”“班主任业务竞赛”等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骨干在竞技中打磨技能、提升素养。常态化的竞赛机制不仅激发了职工干事热情,更催生出一批行业顶尖人才——截至目前,教培中心已成功培育全国煤炭教学名师2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建成济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工作室6个,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达78人。这些扎根一线的“技术尖兵”,正成为教培中心教学科研与技能传承的核心力量,为行业人才培育树立了标杆。
管理队伍“双提升”,课堂讲台育“双员”
针对师资队伍短缺与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双重需求,中心创新推出“管理人员上课堂”计划,循序渐进打造“管理员+教员”的“双员”梯队。第一批次培育中,28名管理人员走上讲台,其中14人是首次登上讲台授课。从“管理者”到“授课者”的转变,不仅缓解了师资压力,更让管理人员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深化对业务的理解,实现“教”与“管”的双向赋能,为队伍梯队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层引领“传帮带”,讲堂引路明方向
“政策如何落地?团队如何管理?职业如何规划?”每月一期的“部长(书记)讲堂”上,教培中心中层管理人员围绕这些职工关心的话题,以“政策解读”“团队管理”“职业素养”为核心开展授课。作为人才培育的“领航者”,中层管理人员将自身经验与中心发展需求相结合,用鲜活案例与实用知识为职工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明确成长路径,凝聚起共同奋进的力量。

青年成长“多路径”,实践赋能助成才
着眼青年人才这一“未来主力军”,中心量身打造多元化培育路径。一方面,建立“青年管理人员旁听周例会”制度,目前20余名青年职工通过直观参与中心决策过程,拓宽视野、熟悉运作机制,快速提升宏观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推进“青年骨干挂职锻炼”计划,选派11人开展第二批跨部室、跨岗位锻炼活动,助力青年人才在多领域实践中熟悉业务流程、积累工作经验,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中心还制定“青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围绕“选、育、管、用”关键环节,立足未来3至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需求,系统性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教培中心通过一系列举措层层递进、协同发力,不仅构建起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梯队,更形成了“人人可成长、处处能成才”的良好氛围,为持续推动教培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