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培训
安全技能培训

兖矿能源工匠学院小改小革成果转化研习班圆满收官

李婷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为加速小改小革成果落地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兖矿能源工匠学院精心组织的小改小革成果转化研习班圆满收官。本次培训精准定位兖矿能源13家权属单位共35 名高技能人才,聚焦学员培训需求,以“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走”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分组研讨”的多元模式,带领学员深入一线汲取创新经验,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践动力。

科学课程赋能,夯实创新理论根基

研习班分别邀请山能工匠张利分享《改小革创新创效经验》,创新 TRIZ 领域专家梁晨老师为大家讲授《微小改变带来伟大创新-系统创新思维》,第十三届国际救援技术竞赛装备技术员第一名 、山东省技术能手丁品正分享《青春之我铸救援之剑及国际救援比武经验》。这些理论课程的开展,为学员筑牢了创新理论根基,为后续实地研学奠定坚实基础。

实地研学取经,汲取一线创新智慧

为了让学员直观感受小改小革成果的实践价值与落地路径,培训班组织学员分别赴鲍店煤矿、鲁南化工两大实训基地开展沉浸式研习,让学员在现场学习中开阔思路、汲取经验。

在鲍店实训基地,学员们首先走进双创基地。齐鲁首席技师周朋云结合成果案例,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鲍店煤矿小改小革项目从选题立项、方案设计,到资金申请、成果推广的全流程经验,针对学员提出的“如何精准找到创新切入点”“项目推进中遇到阻力该如何解决”等问题,逐一耐心解答。随后,学员们前往鲍店煤矿生产服务中心,生产服务中心副书记王燕介绍王燕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制的废旧皮带切割机等设备改造落地实施方法,学员们驻足交流,认真记录设备改造细节。“这些设备改造的思路和方法,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车间的设备优化工作中,回去后我就着手研究具体方案。”学员兴奋地说。

在鲁南化工实训基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兖矿能源化工板块首席技师刘丹丹围绕“小改小革如何助力降本增效”结合自身主导的多个创新项目,讲述了如何从日常操作细节中发现优化空间,如何联合技术、生产等多部门协作攻克技术难题;山东省技术能手、枣庄首席技师刘政聚焦设备微小改造,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通过调整设备参数、改进零部件结构,实现设备故障率下降、维修成本降低的成效;兖矿能源化工板块技能大师(一级)李冲则从管理角度出发,介绍了鲁南化工通过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的做法。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刘丹丹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墙上挂满的荣誉证书、整齐摆放的创新项目档案、陈列的专利模型,无不彰显着劳模精神引领下的创新力量。学员们一边参观,一边与刘丹丹交流工作室的运作模式、项目孵化流程等内容,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浓厚。

晚间研讨聚力,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为确保学员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工作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走”,培训班每晚设置晚自习分组研讨环节。35名学员按7人一组划分,每组学员涵盖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促进跨领域交流碰撞。研讨中,学员们围绕“当前岗位存在的创新痛点”“如何将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下一步小改小革项目规划”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有的学员分享了自己初步的创新想法,小组成员共同完善方案细节;部分有相同创新方向的学员,还现场组建临时团队,初步确定了项目推进计划。每组研讨结束后,推选代表分享成果,让好思路、好方法在全班范围内共享。

“本来以为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是触不可及的技术壁垒,经过这次培训,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工作中为了更好更轻松的完成工作任务、有效的节支降耗创效,而改造的一颗螺丝钉、改良的一个工具,回去我就把这些身边的小改革小创新用学到的工具和方法呈现出来!”“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系统的创新理论和实用的实践经验,还通过研讨找到了解决工作难题的方案,最棒的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真是收获满满!”研讨座谈时,学员们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兖矿能源工匠学院小改小革成果转化研习班,不仅为学员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推动了创新经验的共享与转化,为兖矿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