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而高素质的安全仪器监测人才则是守护这条生命线的关键。为切实提升矿井安全仪器监测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兖矿能源工匠学院于7月14日举办矿井安全仪器监测工高技能人才研习班,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人才根基。
本次研习班聚焦矿井安全仪器监测领域的核心需求,精选来自公司13个矿处单位的 35 名技术骨干参训。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旨在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打硬仗的监测队伍。
培训采用“理论研学+基地实训+大师领航+交流研讨”的多维培育模式。学员在兖矿能源工匠学院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深入东滩实训基地、兴隆庄煤矿实训基地开展实地研习,在真实工况中锤炼仪器操作、故障排查等实战技能。秦钦、贺红雷等业内大师的专题授课,以深厚的实践积淀和前沿视角,为学员破解技术瓶颈、传授独门绝技。
石拉乌素煤矿的参训学员朱文东,有着多年的井下监测工作经验,并且在202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技能比赛安全检测工一等奖。他在开班仪式后激动地说:“感谢工匠学院搭建的平台,能与众多大师和同行一起交流。平时在井下遇到一些仪器突发故障,常常要花大量时间排查,有时候还找不到症结所在。听说这次有秦钦和贺红雷的专题课,还有真实工况的实训,我早就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了,就等着能在培训中一起切磋学习,回去能更好地保障井下安全监测。”
东滩煤矿的参训学员田祥会是第一次参加如此系统的专业培训,她表示:“这次培训的内容太及时了。尤其是让我们能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研讨,感觉特别有针对性。刚才分组的时候,和几位同行聊了聊工作中遇到的监测数据异常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处理思路,接下来的研讨肯定能碰撞出好点子。”
“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回”的“两带”制度贯穿培训全程,分组研讨被纳入核心课程安排。学员们围绕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监测难题展开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智慧、形成方案,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同频共振,让每一项学习成果都能直接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从工匠精神培育到安全监控设备维护,从井下环境监测技术到技能竞赛能力提升,五天的培训内容既涵盖基础素养,又突出实战能力。
此次研习班的举办,是兖矿能源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赋能,必将推动矿井安全仪器监测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