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凭栏观史卷
愿为剧中护河山
先辈英魂凝一瞬
初心在握重千钧
枪林弹雨虽凭演
赤胆忠诚始见真

近日,一场激烈而有意义的“剧本杀”——《兵临城下》在教培中心沉浸式开展。当防空警报的音效在活动室骤然响起时,身着蓝布长衫、军装制服的“演员们”瞬间绷紧神经——这场特殊的“红色剧本杀”观摩展演,让教培中心党支部工作创新交流会的现场气氛瞬间拉满,也让在场者跨越时空,触摸到了革命年代的滚烫初心。
一场“声景共情”的“穿越”抗战沉浸式展演
“诸位,日军已兵临朔县城下,是降是战,今日需定个章程!”随着主持人吴昊一声沉喝,信息考试中心党支部的《兵临城下》模拟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室被精心布置成民国时期的酒楼模样:朱红木门挂着蓝布酒旗,八仙桌配着条凳,墙柱贴着手写菜名与“莫谈国事”告示,梁上悬着煤油灯,墙角摆着旧留声机,与身着县长、中学校长、骑兵团团长等角色服饰的党员们相映,瞬间构建出极具代入感的历史场景。

“白先生的尸首在西城门找到时,手里还攥着这半张日军布防图!”扮演商会会长的老党员柴福虎捧着染血的纸片,声音因压抑着悲愤而沙哑。话音刚落,扮演骑兵团团长的宋元海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腰间佩刀因动作幅度太大而发出“哐当”声响:“白先生为传情报以身殉国,我骑兵团若再畏缩不前,何谈保家卫国!”团副扮演者张镭义愤填膺地说:“今夜便带弟兄们劫营,为白先生报仇,为朔县除害!”扮演县长的党员徐伟则久久伫立在原地,目光落在“百姓名册”上白生成的名字旁——那是他亲自批注的“学界楷模,爱国志士”。一旁扮演中学校长汪婷眼眶通红,颤抖着拿出白生成生前托人转交的课本,扉页上“少年强则国强”的字迹力透纸背,“白先生临终前还在惦念学生们的课业,他是想让我们守住这片土地,更守住未来啊!”

大家围坐一桌,结合剧本细节与历史背景抽丝剥茧,争论声、分析声中更添了几分悲壮。当剧情推进到“以白先生遗留情报制定作战计划”的关键节点,所有人都俯身围在那张染血的布防图前,指尖划过标注的敌军据点,每一个决策都承载着对烈士的告慰——这一幕,既是剧本中的情节,更让在场观摩者真切感受到了“舍生取义照丹青”的千钧重量。

随着“多数票决定抗战”的结局落定,全场响起短暂的沉默,随后《松花江上》的旋律缓缓流淌。15秒的默哀时间里,不少党员红了眼眶。“刚才我握着‘绝死书’签字时,手都在抖,突然就懂了先辈们说的‘舍生取义’不是口号。”展演结束后,卸下角色服饰的年轻教师王宏岩感慨道。
一场“心声共鸣”的党建创新深度对话
展演落幕,掌声雷动。各党支部书记们意犹未尽,交流环节瞬间变成“经验取经会”。
“原来党课能这么生动!”安全培训部党支部书记李兵率先发言,“我们党支部年轻人多,总说传统党课‘听不进’,这个‘剧本杀’把历史变成了可参与的故事,比讲十遍理论都管用。”

“最打动人的是角色背后的抉择。”技工教育部党支部书记欧金冬接过话头,“剧情里大家各有阵营,但国难当头时都能团结御敌,一致对外!”
“这和我们现在搞业务攻坚、开发新课程培训是一个道理,再难的任务,只要党员带头、全员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教务部党支部书记臧蕾有激动地说。
信息考试中心党支部负责人周庆慧分享时深有感触:“今天的展演不是‘作秀’,是真真正正让党员‘入了戏’。从‘听故事’到‘演故事’,从‘旁观者’到‘剧中人’,这种情感共鸣带来的思想触动,是传统教育难以替代的。”

党委书记、主任李小义的总结讲话更是点透了创新核心:“这场交流会既是经验展示,更是创新示范。党建为什么要创新?因为时代在变,党员需求在变,单向灌输的模式已经跟不上发展节奏。怎么创新?就要像信息考试中心党支部这样,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把‘保密、安全’的主业融入红色剧情,让党建既有‘党味’又有‘业务味’。谁来创新?就是在座的每一位党支部书记、每一名党员,要把创新融入日常,让基层党建活起来、实起来。”他强调,下一步要系统实施“党建引领、融合、创新”行动,让党建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一条“初心共鸣”的党建创新的深耕之路
这场“红色剧本杀”的惊艳亮相,并非偶然,而是教培中心深耕党建创新的必然成果。近年来,教培中心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党建工作理念,打破“党建工作就是读文件、开大会”的固有认知,围绕“党建赋能业务”核心命题持续探索。

针对不同岗位党员特点,教培中心党委量身定制教育载体,为技术骨干打造“代码里的初心”主题活动,将党建要求融入程序开发规范;为授课教师开展“党课微创新”竞赛,鼓励开发情景模拟、案例研讨、沙盘等新型课程;为行政人员设计“服务先锋岗”实践活动,把党建要求转化为服务效能。此次精心打造的“剧本杀”系列沉浸式党课展示,更是将教培中心党建系列创新推向新高度——不仅开发了《兵临城下》《矿井安全生产》等特色剧本,还成功将课程推广到宏河煤矿培训班,获得广泛认可。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两张皮”到“一盘棋”,教培中心的党建创新实践,让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在保密警示教育月中,教培中心实现“零失泄密”;在网络安全宣传周里,全员参与筑牢防线;在业务攻坚任务中,党员带头冲锋,多项培训成果获上级表彰。
一纸剧本承烽烟
一身角色赴当年
兵临城下风如咽
壮志藏胸意更坚
沉浸式中寻来路
奋进途中续锦篇
这场“红色剧本杀”的故事虽已结束,但教培中心以创新赋能党建的探索从未止步。未来,这里必将诞生更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创新成果,让红色初心在教育培训事业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