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新疆,寒意渐浓。一场跨越 3000 公里的“送教上门”培训在新疆戈壁滩落下帷幕。 9 月份,教培中心组建的首支项目制团队,历时 26 天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新疆能化 11 个工种、512 人的技能等级认定任务。这不仅是一次跨区域的服务实践,更以 “标准化流程 + 定制化服务” 的创新模式,为能源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 “兖矿方案”,让 “匠心兖矿” 的品牌力量在西部能源基地熠熠生辉。
深耕合作筑信任 精准对接赢项目
和新疆能化的缘分,源于双方多年的携手同行。近年来,教培中心已多次为新疆能化量身打造“变招工为招生”、“社会化招聘”等定制化服务项目,不仅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员工技能提升慢的痛点,更让“兖矿服务”的专业与贴心深入人心,为双方积累了坚实的合作信任基础。
当新疆能化释放“11个工种、500余人技能等级认定”需求信号时,教培中心迅速由中心领导牵头,市场合作部主导,联合职业技能培训部,开启与新疆能化的精准对接。首次对接中,团队结合新疆能化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痛点,初步提出等级认定的服务框架;后续围绕项目价格,双方从“成本核算+服务价值”双维度反复沟通,既保障服务质量,又兼顾企业预算;针对培训方案,团队根据新疆能化不同矿处的生产节奏、员工技能基础,先后5轮优化调整,小到课程时长分配,大到考核标准设定,凭借着专业的精细化方案一举拿下培训订单。

团队作战破难题 高效协同抢进度
面对“9 月 30 日前必须完成所有认定工作” 的硬性指标,接到新疆能化的时间要求,团队整合市场合作部、职业技能培训部、教务部、信息考试中心等部门骨干,制定了 “教学实施、考务组织、服务保障” 全链条工作模式。考虑到新疆能化矿点分散,团队将 30 个培训班划分为乌鲁木齐、北疆、南疆三个作战单元,推行 “一矿一方案、一班一专班”培训模式,确保每个矿处的培训都有专人跟进。
培训启动前,“先遣队” 提前一周赴疆,分别走访 6 个矿处单位,摸清各工种员工数量、技能短板,发放 200 余份《技能等级认定明白纸》;在启动会上,中心领导用 “技能提升能减少安全事故、增加收入” 的实在话,动员学员主动参与培训。为确保进度,团队每晚 10 点准时召开视频例会,组织协调组汇报当天遇到的矿处对接问题,服务保障组核对次日所需的教材、设备,会议纪要 30 分钟内传回工作专班以供决策。正是这样的高效协同,让分散在千里之外的培训任务,每天都按计划推进。

数字赋能提效率 定制服务暖人心
“没想到实现理论机考的难题,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 在伊新煤业理论考场,人资部负责人对着 “山能 e 学” 平台的即时得分页面惊叹。在这背后,是山能e学工作人员克服3小时时差,在考试全程保持后台在岗,打破了“8小时工作时间”限制。无论考试期间出现系统故障、操作疑问等何种问题,均能即时响应、快速解决,保障新疆能化学员的考试体验与工作进度。
针对不同矿处的特点,团队推出了定制化服务。在伊犁能源,以 “巷道掘砌” 工种为试点,总结出从物资准备到资料归档的标准化流程,快速推广到其他 29 个工种;在永新煤矿,针对倒班员工多的情况,团队把课程拆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参加培训;在少数民族学员集中的矿点,专门制作汉维双语课件,配备维吾尔族助教,帮学员克服语言障碍。这些贴心举措,让培训通过率比预期提升 20%,新疆能化的员工们纷纷说:“兖矿的老师,太懂我们了!”

坚守奉献显担当 平凡故事动人心
这场千里赴疆的培训,藏着太多让人动容的故事。李英亮、刘丹两位老师,为了专心赴疆工作,把年迈的父母送进康养中心,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培训期间,他们利用每晚学员休息后的时间,奋战 4 个通宵,梳理出《跨矿处技能认定标准化流程手册》,并快速复制推广至其他矿处29个工种。
申丙鸿老师在北疆矿区培训时痛风旧疾复发,他瞒着同事咬牙坚持,硬是从北疆转战到南疆。朱圣文老师主动申请去条件最艰苦的南疆矿区,当地干燥的气候、辛辣的饮食让他全身过敏,脸上、身上起满红疹,他却坚持完成培训任务才返回山东治疗。孙颖、董海霞两位女老师,长途跋涉抵达新疆后,顾不上休息就投入工作,加班到凌晨 3 点时,两人都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她们相互照顾着坚持把工作干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坚守,让 “匠心” 二字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合作升级谋长远 经验推广启新程
“兖矿能源教培中心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技能,更送来了人才培养的‘金钥匙’!” 项目结束时,伊犁能源人资部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新疆能化各矿处的心声。不少矿处主动找到团队,邀约明年的培训:“明年你们一定要来,我们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培训,都想交给你们做!” 一次项目合作,让教培中心从 “单次服务提供者”,变成了新疆能化的 “战略合作伙伴”。
如今,教培中心已开始梳理此次新疆项目的成功经验,计划将 “数字化赋能 + 定制化服务 + 专班作战” 的模式,复制到陕西、内蒙古、贵州等外部培训市场,让 “匠心兖矿” 成为能源行业技能培训的 “优选品牌”。正如教培中心负责人所说:“我们不仅要完成一个个培训任务,更要通过服务,为能源集团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