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学思践悟强党性 经世济民显担当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兖矿分院2024级在职研究生开展党性教育及实践教学活动

朱辉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为切实提升在职研究生学员的党性修养与专业实践能力,10月18日,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兖矿分院精心组织2024级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全体学员,赴邹城市城前镇开展党性教育及乡村振兴产业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思践悟强党性 经世济民显担当”为核心主题,创新采用“廉政教育+产业调研+专业实践”三维融合模式,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形式,让学员在红色熏陶中筑牢信仰之基,在产业调研中锤炼专业本领,在实践探索中凝聚担当力量。

廉政教育强根基   红色精神砺初心

下午13时30分,全体学员首先抵达邹城市城前镇越峰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启沉浸式党性教育环节。越峰村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曾发生过著名的“越峰遭袭战”,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热血记忆。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学员们身着正装、神情肃穆,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鞠躬致敬,深切缅怀先烈们的峥嵘岁月与崇高精神。随后,学员们走进越峰遭袭战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仔细研读泛黄的历史文献、珍贵的革命实物,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战士们使用过的步枪、手榴弹,到记录战斗历程的手写日记,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通过现场学习,学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厚植了红色基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为后续的专业实践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产业调研促发展  专业实践助振兴

党性教育结束后,活动转入乡村振兴产业调研环节。分院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特色,精心选取越峰山茶文化产业园、灵泉湖生态循环集约化水产养殖基地两大典型样本,引导学员将专业理论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结合。在越峰山茶文化产业园,学员们深入茶园腹地,实地考察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全流程,详细了解产业园“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模式通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市场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规范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难题,还带动了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学员们围绕茶叶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提出了“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体验店”融合营销、开发茶文旅融合产品等建设性建议。

在灵泉湖生态循环集约化水产养殖基地,学员们重点考察了“渔光互补”“水体循环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基地通过搭建光伏发电板实现“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利用生物净化技术实现养殖废水循环利用,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学员们围绕生态养殖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风险防控、合作运营模式等课题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学用贯通凝共识 知行合一强担当

本次党性教育及实践教学活动,以“沉浸式党性教育+课题式专业实践”的创新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在红色教育中补足了精神之钙,更在产业调研中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深刻体会到“经世济民”的专业使命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学员们一致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把本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严守党纪法规,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另一方面,立足经济管理专业优势,结合当地资源与平台,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对接、技术推广、市场开拓等工作,助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学员们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工作中积极营造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兖矿分院将继续聚焦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实践载体,持续开展“党性教育+专业实践”系列活动,着力培养更多既懂理论又善实践、既守纪律又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地方与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